找到相关内容2656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上海市政协委员曹耘提案呼吁寺院免收门票

    穷苦人进寺(观)烧香拜佛的这点权利也给剥夺了,使他们失去一个寻求心灵安慰,接受传统教育的机会,对于社会和谐和稳定极其不利,对于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一定障碍,也使政府缺失了一个协调...

    佚名

    |门票|寺院|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1/20455734273.html
  • 自杀者生生世世皆可能再自杀

      自杀身亡者,安慰无效   佛制戒律中非但禁止自杀,且罪极重。此色身虽为一臭皮囊,然法身、报身及应化身皆具足其中。   简言之,见性者即心即佛,色身虽为臭皮囊,其心性当下仍是佛。自杀,非独违背佛陀戒律,且系严重错误之了结生命方式。   以唯识学角度而言,自杀多为恐惧、无奈、报复之心态下促成。由于正、依二报随念而转,自杀者之心态,多感应至痛苦不堪之地狱。   今生自杀,八识田中即具足...

    慧律法师

    |自杀|等流果|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2/09062835746.html
  • 智随法师答:背尘合觉、背觉合尘怎么理解?

    可以对所杀众生的一丝安慰,亦有相应之益。若能藉此因缘超度得遂往生,则功莫大焉。   2、大体而言:尘即五欲六尘,觉即菩提正觉。背即违背,合即契合。背尘合觉,即能迷途知返,返迷归悟,志求解脱。背觉合尘...

    智随法师

    智随法师

    http://www.fjdh.cn/fjask/2009/03/20220136075.html
  • 正信的佛教

    事实上,佛教的本质,并没有迷信和正信的分别,佛教就是佛教,佛教的基本内容,到处都是一样,永久都是一样。佛教是从大觉的佛陀──释迦释尊的大悲智海之中流露出来,那是充满了智慧、充满了仁慈、充满了光明、清凉、安慰的一种言教,根据这种言教的信仰而建立之教团形态,便是佛教。   所谓正信,就是正确的信仰、正当的信誓、正轨的信解、正直的信行、真正的信赖。正信的内容,应具备三个主要的条件:第一必须是永久性...

    圣严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4944798.html
  • 六度以布施为首

    六度以布施为首,布施分财布施,法布施,畏布施。而放生一事,难得可贵的是财、法、无畏三种布施一概全备!  花钱购买物类放生是财布施;放生时使物类三皈依并念佛回向,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圣号贯注于其八识田中已成道种,是法布施;当物类被杀、被擒、被关之际,予以解救,还其自由,使其精神上得到无限安慰,是无畏施。三施俱备,放生第一! 《大智度论》云:“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80553584.html
  • 铜色吉祥山愿文

    彼化身刹愿出生至尊邬金偕同胜子众安慰称扬有寂诸功德无不具足殊胜所依获金刚乘之妙道愿趋入依彼所依仅此一生中四种持明密道愿圆满智慧金刚身获护圣教上师意密行为愿同等三时胜者胜子文殊尊普贤尊等大菩萨众会圆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00554851.html
  • 阿嵯耶观音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阿嵯耶观音是南诏大理国特有的菩萨类造像,石钟山石窟中,阿嵯耶观音造像先后出现于石钟寺区“愁面观音”窟内与沙登箐区的2号窟。  沙登箐区2号窟,造阿嵯耶观音立像一身。造像雕于山脚一红砂石之上,身体扁平,面作男像,通身有火焰纹背光。左手作安慰印,右手持柳枝。头戴化佛冠,中间安住佛顶,上身袒露,下体着裙...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25258046.html
  • 教育、文化、慈善——慈航菩萨三大素愿

    佛教徒,这样,一方面我们可以拿出佛教的大慈大悲去服务,另一方面可以常常用佛法去安慰他们。我这些理想,只好算是理想中的理想;不然的话,那就要请大家发心! ...

    慈航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40169896.html
  • 上了岁数的修炼人,再也没有力气为自己挖洞了。 但是他心中很安慰,看着自己为别人修好的洞穴,他想:这么多人在自己挖的洞里修炼,不也是一种幸福吗?我何必在乎修不修呢? 这时,一位长须长者显现在他面前,...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21575028.html
  • 禅师与兰花

    金代禅师一点也不生气,反而心平气和地安慰弟子道:“我种兰花是为了用香花供佛,同时也美化寺院环境,并不是为了生气来种兰花的。” “不是为了生气来的”这句禅话实在太妙了,试想,世上还有什么值得生气的呢?...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92775959.html